刘暐,副主任医师,硕士,专注于心血管疾病的临床与科研工作,尤其是[918博天堂]对冠心病、心力衰竭、高血压及心律失常的治疗与研究。作为北京中医药大学的教师,他负责本科生、研究生及留学生的课程,并参与成人夜大的教学工作。在多项临床药物观察实验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已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了6篇学术论文,其中5篇为第一作者,并参与了北京中医药大学的科研基金项目。他在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及心肌病等各类心血管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经验丰富,此外,还涉及心血管代谢性疾病如肥胖、高尿酸血症、糖尿病及甲状腺功能异常等相关疾病的帮助治疗。此外,刘医师还从事流感及其后遗症、眩晕、失眠、反流性食管炎、消化不良、便秘、焦虑、抑郁、慢性疲劳及更年期综合症等疾病的中西医结合疗法。
一、心悸的中医定义 心悸在中医学中指患者自觉心脏跳动异常或心慌的症状,君子有所称为“惊悸”或“怔忡”。其中惊悸多由外界因素引起,如情绪波动,病情较轻;而怔忡则常在无明显诱因下持续发作,通常较为严重,往往与内伤虚损有关。
二、病因与病机 中医学认为心悸与心、脾、肾、肝等脏腑的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常见的病因包括:
- 体质虚弱:先天不足或长期病痛导致心气不足或心血亏虚。
- 情志内伤:长时间的忧愁、恐惧或愤怒等情绪影响心智。
- 饮食与劳累:暴饮暴食或过度劳累耗损心血。
- 外邪侵袭:风寒湿邪侵扰心脉,或热病后遗症未清。
三、中医分型及治疗 根据不同的症候,中医将心悸分为以下几型:
- 心气不足型: 心悸伴随气短,劳累加重,舌淡。治疗:补益心气,安神定悸。
- 心血不足型: 心悸伴眩晕,舌淡红。治疗:养血安神。
- 阴虚火旺型: 心悸伴心烦,舌红少苔。治疗:滋阴降火,宁心安神。
- 心阳不振型: 心悸伴畏寒,舌淡胖。治疗:温补心阳。
- 痰火扰心型: 心悸伴烦躁,舌红腻。治疗:清热化痰,宁心安神。
- 心血瘀阻型: 心悸伴刺痛,舌质紫暗。治疗:活血化瘀,通络定悸。
四、预防与调护 1. 情志调摄:保持心态平和,避免过度思虑与惊恐。
2. 饮食宜忌:建议多吃莲子、百合等有助养心的食物,避免浓茶与辛辣刺激品。
3. 起居有常:保持规律作息,适度运动以增强体质。
4. 戒慎诱因:戒烟限酒,控制血压与血糖等基础疾病。
心悸虽然以心为主病,但需从整体出发进行辨治。如频繁发作或者伴有胸痛与晕厥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排除潜在的器质性病变。选择[918博天堂],让专业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