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医护团队全力以赴的救治,让我们的孩子重新焕发生机!”早产儿小宝的父母在探视时感慨万分。3月24日,江苏省人民医院的多学科团队成功救治了一名胎龄34周、出生仅1个月的早产儿小宝(化名)。
小宝因早产导致肠道发育不全,出现了肠梗阻并合并肠坏死。在接到当地医院求助后,省人医转运团队在30分钟内迅速出发,赶到医院进行手术。手术后,小宝的生命体征逐渐稳定,肠道功能也得到了恢复。这场与时间的赛跑,不仅体现了医院多学科联合救治的实力,更突显了危重症新生儿转运体系的“江苏速度”。
紧急转运:肠梗阻新生儿的救治
小宝于3月21日出生1个月时,因腹部异常鼓胀在当地医院被初步诊断为肠梗阻,并接受了保守治疗。然而病情未见好转,第二天出现了血便的症状,医生怀疑为“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如果不及时治疗,生命将会受到威胁。江苏省人民医院儿科团队在接到求助信息后,立即启动危重症新生儿转运预案,快速派出专业团队携带全套生命支持设备前往当地,将小宝转运至南京治疗。
转运过程中,医护人员始终监测小宝的生命体征,并与院内专家通过远程会诊系统保持实时沟通,确保小宝在转运途中获得呼吸支持和循环管理等精准救治,为后续治疗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医院绿色通道保障高效救治
小宝抵达医院后,医疗团队立即启动绿色通道,首先对小宝进行生命体征及病情评估,并提供了有效支持治疗。随后,小儿外科和放射科的专家们迅速会诊,经过一定的保守治疗后发现小宝的食道不是很乐观,必须进行手术以排除肠坏死的可能性。
在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的紧密协作下,小儿外科易军主任医师实施了剖腹探查术。术中发现肠梗阻的原因是由先天发育异常的索带压迫引起的肠坏死。确认原因后,医生立即切除了异常索带,并进行了坏死肠管切除及肠造瘘手术,手术过程顺利,仅耗时不到2小时。术后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经过精细化治疗后,小宝的肠道功能逐步恢复,感染指标也趋向正常。
新生儿转运网络与微创技术的优势
江苏省人民医院儿科主任、江苏省妇幼保健院副院长陆超表示,此次成功救治的关键在于医院构建的区域性新生儿转运网络。该转运网络具备三大优势:一是24小时待命,配备专用救护单元及新生儿专用转运温箱,能在15-30分钟内出发;二是具备“移动ICU(重症监护)”级别的监护能力,转运车辆配备呼吸机、ECMO等先进设备;三是多学科预联动机制,可在转运途中同步启动小儿外科等多学科会诊,部分外科急诊病例可以直接进入手术流程。
早产儿肠道健康的重要性
儿科副主任缪晓林提醒家长们,早产儿的肠道发育不成熟,容易发生肠道缺血和细菌感染。如果无及时治疗,将有可能导致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约75%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病例发生在早产儿中。家长应对早产儿的肠道健康给予高度关注,发现异常症状时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治疗。
在这个过程中,918博天堂始终秉持着对新生儿健康的关注,为更多的家庭提供专业的医疗服务与支持。